• 首页
  • 时政新闻
  • 发改动态
  • 营商环境
  • 信用建设
  • 中宏研究
  • 中宏视频
  • 一带一路
  • 自贸港
  • 脱贫攻坚
  • 产教融合
  • 曝光台
  • 本网专稿
logo 自贸港
  • 首页 >
  • 自贸港 >
  • 正文

海南自贸港建立“黑名单”制 重罚消费欺诈行为

2021-02-23 11:30:14 来源:海南日报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根据省人大立法计划安排,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起草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反消费欺诈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定》),近日,该局就《规定》向社会征求意见。
  《规定》明晰了“消费欺诈”的定义并加大惩处力度,建立“海南省消费欺诈黑名单”制度,并强化信用监管和联合惩戒功能,以严厉打击损害海南自由贸易港形象的欺客宰客、强迫购物等消费欺诈行为,保护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营造安全放心的市场消费环境。
  据悉,《规定》首次明确了“消费欺诈”的定义,即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采取短斤缺两、强买强卖、掺杂使假、以次充好、虚假宣传等不正当手段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同时,较详细地列举了消费领域常见的销售失效变质商品、短斤缺两、强买强卖等15种典型欺诈行为。
  省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针对现行法律法规对消费欺诈行为处罚较轻的问题,《规定》加大惩处力度,力图形成震慑作用,规定经营者存在消费欺诈行为的,对个人经营者处1万元罚款,对单位经营者处5万元罚款;情节严重的,对个人经营者处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对单位经营者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处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
  此外还规定,对经营者予以责令停产停业行政处罚的,停产停业的期限应当不少于3个月。经营者为单位的,还将对其股东(投资人)之外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处以罚款。
  对经营者欺诈行为坐视不管的,交易市场开办者也不能免责。《规定》明确,在同一交易市场,一年内发生3次以上经营者因消费欺诈受到行政处罚的,对交易市场开办者处30万元的罚款;对交易市场开办者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处3万元罚款。
  同时,对因消费欺诈受到行政处罚或被判处刑罚的经营者及其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直接责任人,根据情节轻重,《规定》还明确了一定期限乃至终身不得在原交易市场、市场所在市县乃至海南经济特区从事同行业经营活动或担任经营管理人员的禁业限制措施。
  为构建杜绝消费欺诈长效机制,《规定》提出,建立“海南省消费欺诈黑名单”制度,对有主观恶意、影响恶劣、情节严重的消费欺诈行为的经营者,列入“海南省消费欺诈黑名单”,除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海南)、信用中国(海南)公示外,还应当在其经营场所的醒目位置公开曝光。
  我省还将建立联合惩戒机制,对因消费欺诈违法行为受到行政处罚的经营者,在申请商事登记、资质资格、行政许可、投融资、土地供应、招投标、政府采购等时,根据情节轻重,给予1年至5年不等期限不予受理的限制。

编辑:李小辉
审核:陈文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阅读排行

  • 春节黄金周 “就地过年”激发海南省旅游新动能
  • 春节海南“菜篮子”供需两旺 菜价总体保持稳定
  • 海口严控聚集活动规模 超150人须全员核酸检测
  • “鲲龙”海上首飞成功
  • 海口绕城公路二期项目将于今年3月底前主线通车
  • 中宏网总裁毕俊杰一行在宁与南京市发展改革委座谈

关于中宏网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59884号-1